我區著力打造基礎配套完備的營商設施環境
筑好巢,才能引好鳳。放眼開發區,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,一條條道路縱橫延伸,一處處綠地環抱新城……我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實現穩步跨越,吸引著一個又一個重大項目相繼開工,一批又一批優質企業簽約落戶。當前,各項城市配套工程仍在持續推進中,一個宜商、宜業、宜居的現代新城正在加速崛起,為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
構建大交通體系。行走在我區,你會發現新都路、天柱山路、黃浦江路等多條道路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,機聲隆隆,瀝青攤鋪車等來來回回,工人們也在鋪設路燈過路管、埋供電管道、鋪貼平石等,每條道路進度各不相同,有些完工在即,有些進場不久。區住建局公共事業處王晨泉向記者介紹:“天柱山路目前除道路瀝青未攤鋪結束,其他都已完成,預計月底就能具備通車條件,它周邊有北師大鹽城附校、婦幼保健院東區、世紀云谷等項目,通車后將起到重要的貫穿連接作用。而自去年開始翻修的新都路是我區東西方向的主干道之一,目前附屬設施正陸續進場施工,預計4月底工程全部完成,將給悅達汽車二廠三廠、亞曼、佛吉亞等企業的發展及智尚汽車小鎮的建設帶來極大的便利。”道路建設只是我區構建大交通體系的一個縮影。今年,我區將搶抓高鐵時代新機遇,加快以內外交通為重點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實施“路長制”,全力配合做好東環路內環高架工程建設,及東環路南延并增設鹽淮高速出入口的前期工作,相繼啟動德喜大橋、長江路、東山路、步湖路拓寬改造等工程,完善五臺山路人行道系統,并實施贛江路機動車、非機動車分離。同時推進步鳳港千噸級碼頭投入運營,完成DYK鐵路裝車基地的批量運輸,形成“公鐵水”聯運格局,打造交通一流的營商環境。
搭建大信息網絡。3月21日上午,記者跟隨區安監環保局安全生產監督處處長朱小龍,來到區招商中心二樓的智能監管指揮中心,此時門口堆放著4、5個大型紙箱,室內不時傳來電鉆的聲音,2名工人在梳理線路。“為切實提高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工作效能和水平,我區投資249萬元建設全區智能監管指揮中心,目前安監環保、消防、綜合執法、公安、社事、國土、政法7個部門的相關數據已全部整合接入,并陸續在悅達二廠、江蘇斗天、江蘇農華智慧農業、隆基鋁業、現代特殊鋼5家試點企業安裝了物聯網傳感設備,今天指揮中心安裝監控操作臺等硬件設備,下午能全部完成,接下來就是調試、培訓階段,爭取月底正式投入使用。”朱小龍告訴記者,建成后將形成一個由區管委會統一領導、部門依法監管、社企積極參與的縱橫聯通的立體監管平臺,依托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多種新技術,支持桌面終端、移動終端、大屏幕、一體機等多種通道進行訪問操作。“這個監管平臺打破行業分割、封閉架構,推進了數據共建共享,形成全區信息集中點,屆時將集綜合性監管業務處理、隱患排查治理、聯合執法檢查、危險源監控、突發事件救援、應急指揮調度于一體,達到智慧監管的目標。”
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態環境。今年,我區將持續深入推進“三治三化”專項行動,開展水環境整治、棚戶區(城中村、危舊房)整治、違法建設整治和亮化、綠化、美化三年專項行動,年內計劃投入14.93億元實施87個項目。近階段,在我區橋頭公園工程施工現場,幾千株苗木陸續進場并放樣栽植,一旁的南環路高架綠化工程同步進行,高速公路綠化、東方生態綠地等工程現場的運苗、挖塘、培土、踩實等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。據區住建局公共事業處處長王榮者介紹,今年我區將圍繞“兩高兩線”,按照“珍貴化、彩色化、效益化”要求,實施5大類20項重點綠化工程,投資5.64億元,新增綠化面積809公頃,栽種棕櫚、黃金槐、垂柳、夾竹桃等植物,完成沈海高速、南環路高架及通榆河、世紀大道等重要道路、河岸沿線綠化工程,開工建設新城苗圃、鳳依湖公園,到時候可移步換景、滿眼是綠。與此同時,我區亮化工程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。自去年8月份開始,我區就對東風悅達起亞三廠、東方集團、科技綠洲、康欣花園等南環高架沿線兩側47家單位的115幢樓宇實施亮化,目前,一期亮化工程11家單位的38幢樓宇和二期以東風悅達起亞二工廠、摩比斯等為代表的13個單位35幢樓宇已安全、按質、按期圓滿完成,三期東環路兩側以悅達臺玻、桑力太陽能等為代表的23家單位42幢樓宇亮化正在進行設計、招標準備工作。另外,我區深入開展市容秩序、環境衛生、“牛皮癬”三項整治行動,實施城鄉生活垃圾分類,投放共享自行車3000輛,一個環境更舒適、市容更整潔、秩序更井然、空氣更清新的河東新城呼之欲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