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匯紡織 爭做轉型升級排頭兵
近日,位于黃山路的鹽城福匯紡織有限公司內的高50米水煤漿導熱油爐煙囪拆除工程正在有序實施。福匯紡織始終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,堅持綠色節能、科學發展的理念,堅持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。存在近10年的工業煙囪拆除接近尾聲,標志著福匯紡織在綠色環保轉型之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與煙囪配套的是3臺燃水煤漿導熱油爐,隨著吊車鐵臂的起落,3臺燃煤鍋爐依次緩緩從廠房中移出。“以前導熱油鍋爐主要燃料為水煤漿,通過燃燒水煤漿加熱密封管道中的油,熱油在循環管道中流動給整理設備提供熱能,水煤漿的燃燒就會產生煙塵、二氧化硫、氨氮化物等廢氣排放。”公司副總經理朱潤民表示,為了積極響應政府提出的“263”行動,為提升環境質量做出一定的貢獻,拆除原來設備,雖然有一定的經濟損失,但為了綠色發展,他們堅決擁護和支持這次拆除行動。
朱潤民介紹,如今紡織行業競爭日益激烈,一方面生產耗能居高不下,另一方面環保要求日益嚴格,激烈的市場競爭既是挑戰又是機遇,如何平衡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,是每一個企業需要面對的大問題。企業必須重新審視節能降耗問題,將其納入企業的長遠發展規劃之中,這是企業自身獲得長期收益與可持續發展的關鍵。
作為一個紡織企業,福匯紡織正是這樣牢牢抓住了紡織行業發展的關鍵,認真分析企業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,在轉型中探索新路徑,用心打造節能降耗綠色企業品牌。朱潤民說:“近年來,我們通過對設備改造挖潛、調整工藝、技術革新等方面進行研究和開發,在節約資源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。公司積極應用節能新技術、新產品,實行避峰用電、變頻技術改造,推行固色制軟、冷軋蒸洗前處理工藝,節能減排成效顯著。”
記者注意到,由蒸汽管道等組成的架高管道線已經貫穿整個廠區。福匯紡織領班王祥指著已經建好的中壓蒸汽管道向記者介紹:“為了企業長期發展,必須把環保的事做好。在近幾年市場環境壓力大、生產任務重的情況下,我們又花費3500萬元實施‘煤改汽’工程,改用中壓高溫蒸汽替代水煤漿導熱油爐,中壓蒸汽管道總長度約1000米。”王祥向記者算了一筆賬,“煤改汽”工程建成以后,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約5萬噸、二氧化硫20噸、氮氧化物70噸、煙塵排放100噸。
朱潤民對公司在綠色環保發展方面充滿希望。他說,“將來我們通過技術革新,調整產品結構,繼續在節約電能、污水排放、防止噪音、粉塵等方面做好工作,堅持走環保節能發展之路,打造一個具有特色紡織企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