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化改革 激活全區發展“一池春水”
今年來,我區以改革創新為動力,加快“放管服”改革和政務服務“一張網”建設步伐,推出一系列深受市場主體和群眾歡迎的改革舉措,激活了全區發展“一池春水”。
做好“減法”,推進審批提速、流程再造。我區深化簡政放權,探索集中高效審批,將原來由10個部門承擔的行政審批職責全部劃轉,將10枚審批印章精簡為1枚,讓曾經企業最怕的多部門“圖章旅行”無處遁形、徹底轉變。在“開辦企業”方面,我區進一步整合審批環節,精簡材料數量,縮短辦件時限,實現企業開辦在2個工作日內完成,比原來縮短了5個工作日,壓縮60%;在“不動產登記”方面,全面實現不動產登記全業務、全過程“一窗受理,集成服務”,涵蓋不動產登記所有業務和交易、稅收、登記全部環節,不動產登記辦理環節由4個減少為1個,申請材料由9件精簡到5件,辦理時限由5個工作日壓縮到3個工作日,壓縮40%;在“施工許可證”方面,辦理環節由22個減少為14個,申請材料由75件精簡到52件,辦理時限由76個工作日壓縮到30個工作日。
推進改革試點,實現“不見面”“集中審批”。我區推行投資建設項目全程無償代辦、數字化“多圖聯審”、可研、能評、穩評“三個一同”、“三測合一”等改革試點,規范涉審中介服務,降低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,節約企業費用30%以上,促進了項目以最快速度、最短時間落地見效。潤陽項目從簽約到開工用時1個月,阿特斯項目從落戶到開工不到3個月,天合國能三期、碩禾電子、侑昵機電等10個重大產業項目當年開工、當年竣工、當年投產達效。
我區扎實推進2330改革、最大限度利企便民的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,走在了全省全市最前列,國際化、法治化、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,也為穩步推進全區機構改革和“三定”工作提供了示范。去年,我區“三定”方案獲得批準,職能機構由15個調整為11個、精簡26.67%,派出園區由7個撤并為4個、精簡42.86%,體制機制重塑創新,機構人員優化組合。通過“大部制”改革,進一步形成了“在一線識干部、從基層出干部、憑實績用干部”的鮮明導向,全區面貌為之一新、精神為之一振、風氣為之一變。
作為我區“三定”方案實施后組建的新部門,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的組建是我區在城市管理邁向新臺階的重要舉措。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堅持推進改革,強化部門協調銜接,深入推進職責劃轉,推動審批權、管理權與執法權“三權分離”,以人民群眾反映的重難點問題為突破口,按照“疏堵結合、部門聯動、專項治理、集中攻堅”的工作思路,積極開展市容環境、違法建設等系列綜合執法行動,使全區市容市貌在較短的時間內發生質的變化,讓執法體制改革的成效盡快顯現。切實改進工作方法,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,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,積極推進智慧管理,加快推進社會服務管理系統平臺試點建設,建立行政執法網上辦案系統,提升執法效能,為全區經濟發展打造優良的市場環境。
為構建優質營商環境,我區在深化改革創新的同時,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建設,滿足落戶企業在生產、生活等各方面需求,目前,我區在手推進的功能配套項目建設總量超過160萬平方米。隨著我區教育資源的進一步優化,基礎配套設施的進一步健全,落戶企業在我區將享受到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