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的節日·中秋丨鹽城經開區紀工委、監察工委與集團聯合開展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新嘉源中秋話團圓活動
秋風送爽,丹桂飄香,中秋節將至,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豐富員工精神文化生活,9月9日,鹽城經開區紀工委、監察工委聯合集團黨委、工會開展“此心安處是吾鄉”新嘉源中秋話團圓活動,園區內外來職工、集團員工及名校優生等共計80余人參加活動。
話團圓,寄鄉情。一進入活動現場,濃濃的節日氛圍撲面而來,大家歡聚一堂,共同品桂花茶、嘗桂花糕。“有誰分享一下中秋除了吃月餅,自己家鄉還有什么習俗呢?”主持人現場與大家一同交流分享了外地中秋相關的習俗,集團外來員工、名校優生一起暢談了在鹽工作生活經歷和感受,在歡聲笑語中,大家聊起了家鄉的中秋習俗、在異鄉的生活感受,訴說著對家鄉的思念,現場氣氛熱烈。“我叫褚澤曉,來自山西臨汾,打月餅和祭月是我們山西人的中秋習俗,在農村我們習慣自己制作月餅,稱為打月餅。每逢節日來臨,家家都要架鍋,自己烤制月餅。同時也很感謝集團為我們外來員工和名校優生提供中秋節日活動,讓我們在外地工作的員工能聚在一起,感受到節日團圓的氛圍”,一位名校優生如是說道。
裁為合歡扇,團團似明月。團扇又稱宮扇、紈扇,是中國漢族傳統工藝品及藝術品,北宋起,民間就有做團扇以此祈福團圓的習俗,成為中秋一大雅事。在活動現場,畫師給大家介紹了中秋節與團扇的淵源,以及如何繪制扇面的方法和注意事項。在畫師的指導下,大家紛紛發揮自己的創意才能,蘸著顏料一筆一劃在扇面上繪制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圖案,在大家的巧思和妙手下一把把古色古香、充滿創意的團扇陸續亮相,大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。現場大家爭搶著展示著自己的作品,介紹著自己創作的想法,心中均涌出了滿滿的成就感。
食一口人間美味,釀一份團圓滋味。由于目前外地疫情反復,多數住在新嘉源的職工都選擇留在鹽城過節,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。月餅是中秋佳節當仁不讓的主角,為此集團精心準備了新嘉源外地留鹽職工做月餅活動。在活動現場,特邀酒店公司的蔡師傅為大家細致地講解和示范月餅的做法,帶大家了解月餅制作的材料和工序。隨后大家在老師的指導下,紛紛動起手來,分工合作、相互幫助,揉、捏、稱重、包餡,最后放進各種花紋的模具之中定型,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進行,不一會兒,一枚枚精美的月餅就成型啦!看著自己的杰作呈現在眼前,大家都感到非常高興和滿足,有的迫不及待地品嘗自己的“作品”,還有的小心翼翼地收好自己親手做的月餅帶回與室友、朋友一起分享。一個個晶瑩潔白的月餅驅散了節日的孤獨感,熟悉的笑聲喚起了團圓的思緒,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,集團組織的活動、職工們的歡聲笑語,把思念之情烘托得倍加醇厚,構成這個別樣節日里最珍貴的記憶,就如同中秋佳節里的一輪皓月,皎潔千里,照向家鄉。
一把小小的團扇,表達了大家對中秋團圓的美好愿景,一個個圓圓的月餅,寄托了濃濃的團圓之情,大家紛紛表示:此次活動既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,又將趣味與生活有機結合,真切感悟到傳統文化的內涵,可謂是學在其中,樂在其中。活動現場熱鬧非凡,在大家的雙手下勾勒出了一幅曼妙的中秋美景,沉浸在濃濃的中秋氛圍中。